- 投稿郵箱:qizhixmt@126.com
同心幫扶結碩果,攜手攻堅共發展
2023年,在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同心健康行”活動以及致公黨中央、北京市委的大力支持下,我們致公黨阜外醫院支部赴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開展醫療幫扶行動。5月,我第一次來到畢節,一下子就被云貴高原獨特的喀斯特地貌吸引,峰壁險峻,氣勢恢宏,一座座橋梁橫跨崇山峻嶺,汽車、高鐵在山巔疾馳,從車窗往下望峽谷深不見底,令人深受震撼。在這里修路成本很高,技術難度非常大,深刻體會到國家全力以赴的支持。
畢節地處川滇黔三省交界和烏蒙山腹地,紅軍長征經過此地,毛主席詩中寫道“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畢節也是古代夜郎國所在地,據司馬遷《史記·西南夷列傳》記載,由于道路不通,夜郎國與外界隔絕,滇王與漢使者言曰:“漢孰與我大?”,成語“夜郎自大”由此而來。由于巖石裸露、土地石化、水土流失嚴重,畢節也曾面臨“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的難題,是全國出了名的“窮”地方。為破解“人民貧困、生態惡化、人口膨脹”的三大難題,1988年6月,國務院批復成立畢節試驗區,開展以“開發扶貧、生態建設、人口控制”為主題的改革試驗,中央統戰部、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等聞令而動,積極參與試驗區建設,助力畢節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創造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推動貧困地區發展的成功經驗,充分彰顯了中國新型政黨制度的巨大優越性。中共二十大對推動高質量發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等作出新部署新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對畢節試驗區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賦予“建設成為貫徹新發展理念的示范區”新使命。
在畢節我們實地了解到,從產業幫扶到就業幫扶、從智力支持到實施項目、從衛生健康到科技人才,統一戰線把參與支持畢節試驗區改革發展作為己任,傾力為畢節發展想實招、鼓實勁、辦實事。一批又一批統戰系統掛職干部不計個人得失,長期在山區與畢節人民攜手奮斗、克服困難,讓我們深受感動與鼓舞。一年時間里我們致公黨阜外醫院支部組織4次到畢節開展現場醫療幫扶活動,從北京到畢節,千里迢迢,其他單位及其他黨派的醫生也自愿利用個人時間加入到我們的隊伍中。專家們耐心細致的講解、精湛的手術技術、前沿的理論知識,贏得了當地醫院醫護人員和老百姓的一致好評。“在家門口就能與北京的專家面對面求醫問診,省去舟車勞頓不說,還不一定能掛到,實屬難得,非常感謝北京的專家能夠提供這樣珍貴的醫療機會。”前來問診的李老伯感慨地說,得到專家診療以后,自己也踏實了很多。醫療幫扶活動的開展為七星關區帶來了先進的診療技術和服務,醫療專家組把幫扶落到實處,達成開展遠程醫療的工作計劃,讓周邊老百姓在家門口就享受到北京的優質醫療資源。2023年7月14日,在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黨委辦公室的支持下,我們支部聯合醫務處、教育處、門診辦公室等接待了來訪的畢節市七星關區衛健局一行20人,帶領參觀了院史展覽,共謀幫扶發展。畢節經過30多年發展,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昔日的“禿嶺荒山”已成“綠水青山、金山銀山”,境內多個森林公園、風景資源質量等級被評價為一級,是一座名副其實的天然氧吧。每次來畢節當地百姓都盛情邀請我們到景區游覽,這里是山水畫廊、名洞之鄉,“百里杜鵑”燦若織錦遠近聞名,但是我們都沒有去,把有限的時間全用在醫療幫扶工作上,老百姓滿意的笑容就是最美的風景,是我們最大的收獲。昔日李白詩中寫道“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這里是偏遠與憂愁的代名詞;今天的畢節,人們在此安居樂業,飛機、高鐵、高速公路四通八達,城市高低錯落有致、干凈整潔,嶄新的學校、醫院、商場等應有盡有,夜晚城市立體分布的燈光璀璨閃耀,分外美麗。在畢節有同心廣場、同心路,百姓對統戰幫扶心懷感激,30多年來全國統一戰線傾力幫扶,同心攻堅無疑是成功的,經過艱苦卓絕的脫貧攻堅戰,2020年畢節全部如期脫貧,同心幫扶之路已經結出累累碩果。
2024年3月致公黨中央授予致公黨阜外醫院支部2023年參與致公黨中央鄉村振興定點幫扶工作先進集體稱號,支部黨員吳永健獲得先進個人榮譽。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授予致公黨阜外醫院支部2022—2023年度院校“同心獎”先進集體稱號,支部黨員黃靜涵先進個人榮譽。感謝這些沉甸甸的榮譽,我們深知做的遠遠不夠,相比之下我們所做的只是微不足道的一點貢獻。參加到幫扶行動之后,我對中國現實社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國幅員遼闊但是資源分布不均,有的地方自然條件很艱苦,國家實行脫貧攻堅、竭盡全力走共同富裕道路對老少邊窮地區有著重要意義,這充分體現了社會主義道路的優越性。我的思想覺悟得到提高,得到升華,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我們支部將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凝聚力量發揮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依靠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堅持新發展理念指引,我們會沿著前輩的足跡走下去,全力做好幫扶工作,攜手共譜未來發展新篇章。
(來源:“學習強國”學習平臺;作者單位: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
( 編輯:鄂歆奕 送簽:鄂歆奕 簽發:鐘鳴 )
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旗幟雜志社版權所有 人民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承建 版權聲明
轉載請注明來源,京ICP備18060497號-1,京公網安備11010102006249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4068010